纠纷一般有以下元素构成
矛盾的双方:正方、反方
旁观者或自认为的旁观者
旁观者一般被现在称之为理中客或平权者
也可以引申为一些矛盾类事件中的调解者
然而,调解者的名声有时是不太好的
因为他们的行为态度上带有各打50大板的和稀泥
而这种方式只能完美处理一种情况,那就是,矛盾的双方真的各自犯了同等程度的错且可以将责任均摊。
然而很多时候,矛盾的双方,往往一方是加害者,另外一方是反抗者,那么,这种行为就相当于是让加害者回到原状,而反抗者被加害了两次。
至于为什么说另一方是反抗者,因为如果不反抗,那这就是一个既定的、不需要调节的事情,大部分原本可以充当调解者但缺乏能力的旁观者,没有了判断选择的焦虑与压力,可以轻松自如的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指点点,或装作正义指责加害者嚣张跋扈,或故作关心来挑受害者不够完美。
当然,受害者永远不会完美的,这和所谓键盘侠的套路是一样的:讲道理你占理,那就看看你的语气够不够温和,措辞够不够严谨,行为是不是完全滴水不漏,总会找到哪怕一个那般微小的点。找不到也没有关系,可以编一个。然后重点攻击,绝口不提加害方那真正不对劲的事情。有时还要叠个甲:没有说加害方对,只是在说这个问题。实际却表现的这个问题比恶劣加害行为更重要,但绝不会承认,反而要遮掩,大概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光彩的事情。
此思起因是想起了一个漫画的部分,小人分♀、♂两种,一个♀小人遇害了,犯人♂小人躲进了♂群中,♀群追查至此,♀、♂群为揪出和庇护犯人对峙之时,♀群出现了一个“理中客”,说着太烦了然后放弃了对犯人的追捕,留下困惑且担忧她的同伴们。
初看时我对那位理中客带有正向解读,但她此时却和那些热衷乱和稀泥的调节者身影重合,困惑且担忧的同伴与明明做了正确的事情却无端遭故的反抗者身影重合。
虽然他罪大恶极,但是你怎么能态度不好?
虽然他确实违法犯罪,但是你的语气我们不喜欢,我们可得重点说说你……
虽然是他骂你你才回,但是真不理解这事怎么吵了这么久,你就没有别的事做吗?
虽然我也不喜欢他,但是你不能这样评价他(指客观陈述他干了什么坏事)
……
顺带一提,那些乱和稀泥的调解者会对不同意他们的调解方法的矛盾方抱有极大恶意,认为他们不识好歹,而什么样的人会不同意调解这荒唐调解呢?相对普遍存在着的被压迫方和相对少量存在的贪得无厌的压迫者。
那些乱活稀泥的理中客、平权者,心中未必不知道真正的公平正义,只不过因为此刻本来就是偏着的,是强权者、加害者的帮凶,故而披着伪装来拉偏架。
维护男人时说我女我也,维护推的东西时说我路我也,和对家有矛盾维护自家时说我是对家我也……
若是换了对象主体,他们可能又懂得了什么是公平正义,又要去声讨其他的压迫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