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渡鲨臂和剑冢

一个奇怪的联想

那种虐文,和女配的差别对待的女主(前期),男主无论什么情况都能拐到肯定是女主的错,就算是那样你也不能怎么怎么样,而且不是已经说了要怎样怎样补偿你了之类nc发言,以及周围其他角色对男主的助纣为虐,像不像那些重男轻女或者对孩子偏心的家庭里,父母对待女儿或者不受宠的孩子的差别对待,借由父母衍生的亲戚朋友的打压。

  而女主付出一切,被百般折磨,到了大后期才能够摸到一点点的所谓的爱的幻想,像不像那些不受宠的孩子穷极一生所渴望的父爱母爱认可什么的……

  所以虐文的受众这么广,有没有可能是原生家庭早期环境所塑造的错误模式的变体。

  人生剧本在童年早期就已写好,那时所接触的一切人事物及其尚未理解的潜在逻辑都是剧本的养料。

  

藏在不经意的厌女(大概吧)

 

  被推送了一本带有红色倾向的玄幻文,主角的人设是个立志于共同富裕修功德大好“神”

  可是这样的大好人,他侃侃而谈的梦想是努力得来的好日子就是希望每一个男人都有一个“会做饭肯顾家”的“媳妇”,他所期望的那名为共同富裕的盛世里,口头上声明着女子也“有用”,却字里行带着她们应为男人主好内的理所当然,言语措辞充斥着男权刻画的种种对女性的偏见。

  在自己面对种种不公时,理所当然的痛斥着其他神鬼因偏爱因利益而粉饰成什么悔过啊机会呀的人情或双标行径,质问着这样也能成神?向上苍向天道赌天地良心,而自己又可以理所当然的用这样双标去对待他所一种偏见轻视着所有的女性。

  他慷慨激昂地说着苍生、说着盛世,问心无愧的搬出天地良心,无非是从他自己的视角里来看苍生盛世中不包括女人,或者认为女人的盛世就是有一个男人做主。

  这种现象并不少见,只是这没看完便劝退的小说偶然间让我重新看顾了这种现象,这感觉就像很多美好的景愿口口声声说着大家,说着所有人,然后你心动了,满心欢喜的走进去,看着他们山珍海味,然后被嘘了一声女的啊,拿着这个窝窝头蹲墙角吃去吧,又声明了他很尊重女性。

  最近小说蹭红色题材很多,但不确定是鱼龙混杂导致的鱼目混珠,还是那些被拥护的红色本就不是几十年前最开始那抹。

  很多真理,最开始的确是真金白银的

  但随着时间推移,不知道过了多少人之手

  早已不知它究竟还是原来那块,还是仅仅刷上了一层金粉的旧事物残余。

藏在无意识里的厌女

  总体来说记录生活的小短文小散文是带着温馨的,带着作者朴素简单的道德和满怀的宽容与善意。

  但其描述却有一个让人不太舒服的规律:生活中的引起烦心事的烦心人,若没有明确性别那大概就是不怎么烦心或烦心人是男性,如果是女性引起了烦心的事那边一定会强调,再加上一级就是上了年纪的女的,如果烦心人烦的程度提升且是个男的则要评判他一个男的怎么和女的一样或者比女的还事儿。

  一阶段:老板\顾客很难搞

  此时一般默认为男,因为如果是女会进入二阶段。

  二阶段:这(中年)女老板\顾客实在是太难搞

  这种言论生于偏见而助长偏见,同样的事情,换作女性来做是那么的不可饶恕,是那么的过分,此刻她变成了所有恶的代表和集合体,值得细细去描写她所带来的心理上的愤懑。

  而遇到了比一阶段更烦心的男性,则会借由二阶段进入三阶段

  三阶段:这男的怎么比女的还那啥

  此刻二阶段的偏见成为基石和常理,认定女性的卑劣不堪并将她作为形容词来进行评判。

  可这规律出现在充满爱的记录生活的温馨小散文里,算不算得上是瑕不掩瑜呢?

  

一些女男差异3

  或者说,当对象是女性时,普世的规则就失灵了

  比如大家都向往更轻松更待遇优厚的工作,但当女性找工作时,会哄骗她去找待遇微薄的工作,会讥讽地让她应该去做最苦最累的活自证。

  前者是为了榨干她所有价值方便奉献“家庭”,后者是愤怒她敢于站起来去拿早就许给她的人权,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实质都是让女子让路。

  比如大家都想比如大家都想正常工作,双休八小时什么的,但当人们发现,应聘者中有女性时,又开始说着女人没男人能加班之类的话,意在把女子赶出去。

  比如,明明大家都喜欢花钱买消遣,奢侈品,高消费品,没什么实用价值的玩具摆设什么的,甚至暗自攀比表现实力,但是只有当女人去这样做的时候,这些变成了消费主义陷阱和智商税。

  比如有一件东西大家都需要,都在准备买,但当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建立了亲密关系后,那为之而准备所付出的辛苦,则全是这个女人逼的,都是这个女人的错。

  比如大家都觉得躺平更好,和平更好,会发展的更快更好,担当讨论其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时,又将和平安插到母系氏族上进行贬踩,将战争与流血安插到父系氏族上进行追捧。

  比如所有人都知道,有不对的地方可以提出意见,但提出意见的如果是女性,那么这个意见就是过分的要求。

  还有几条忘了……

很难有真正的“理中客”或“平权者”

纠纷一般有以下元素构成

  矛盾的双方:正方、反方

  旁观者或自认为的旁观者

  旁观者一般被现在称之为理中客或平权者

  也可以引申为一些矛盾类事件中的调解者

  然而,调解者的名声有时是不太好的

  因为他们的行为态度上带有各打50大板的和稀泥

  而这种方式只能完美处理一种情况,那就是,矛盾的双方真的各自犯了同等程度的错且可以将责任均摊。

  然而很多时候,矛盾的双方,往往一方是加害者,另外一方是反抗者,那么,这种行为就相当于是让加害者回到原状,而反抗者被加害了两次。

  至于为什么说另一方是反抗者,因为如果不反抗,那这就是一个既定的、不需要调节的事情,大部分原本可以充当调解者但缺乏能力的旁观者,没有了判断选择的焦虑与压力,可以轻松自如的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指点点,或装作正义指责加害者嚣张跋扈,或故作关心来挑受害者不够完美。

  当然,受害者永远不会完美的,这和所谓键盘侠的套路是一样的:讲道理你占理,那就看看你的语气够不够温和,措辞够不够严谨,行为是不是完全滴水不漏,总会找到哪怕一个那般微小的点。找不到也没有关系,可以编一个。然后重点攻击,绝口不提加害方那真正不对劲的事情。有时还要叠个甲:没有说加害方对,只是在说这个问题。实际却表现的这个问题比恶劣加害行为更重要,但绝不会承认,反而要遮掩,大概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光彩的事情。

  此思起因是想起了一个漫画的部分,小人分♀、♂两种,一个♀小人遇害了,犯人♂小人躲进了♂群中,♀群追查至此,♀、♂群为揪出和庇护犯人对峙之时,♀群出现了一个“理中客”,说着太烦了然后放弃了对犯人的追捕,留下困惑且担忧她的同伴们。

  初看时我对那位理中客带有正向解读,但她此时却和那些热衷乱和稀泥的调节者身影重合,困惑且担忧的同伴与明明做了正确的事情却无端遭故的反抗者身影重合。

  虽然他罪大恶极,但是你怎么能态度不好?

  虽然他确实违法犯罪,但是你的语气我们不喜欢,我们可得重点说说你……

        虽然是他骂你你才回,但是真不理解这事怎么吵了这么久,你就没有别的事做吗?

        虽然我也不喜欢他,但是你不能这样评价他(指客观陈述他干了什么坏事)

  ……

  顺带一提,那些乱和稀泥的调解者会对不同意他们的调解方法的矛盾方抱有极大恶意,认为他们不识好歹,而什么样的人会不同意调解这荒唐调解呢?相对普遍存在着的被压迫方和相对少量存在的贪得无厌的压迫者。

  那些乱活稀泥的理中客、平权者,心中未必不知道真正的公平正义,只不过因为此刻本来就是偏着的,是强权者、加害者的帮凶,故而披着伪装来拉偏架。

  维护男人时说我女我也,维护推的东西时说我路我也,和对家有矛盾维护自家时说我是对家我也……

  若是换了对象主体,他们可能又懂得了什么是公平正义,又要去声讨其他的压迫者了。

一些女男差异2

背景:一个公共场所

条件:男性遇害

舆论或者说民意:这坏人太坏了!他怎么敢……这里治安不好,要整改,要普法,要教化……

条件:女性遇害

舆论或者说民意:女人不应该去那么危险的地方(去了就是羊故意往狼跟前晃),以及大量教女性如何保护自己的措施,不会有过多的舆论去责怪甚至指向加害者,问就是他们已经被惩罚了,女性已经收到了伤害……

  如果有人质疑,怎么不去加强治理和教育而是训诫女性?则是你只能管住自己,管不了坏人;则是为了你好,无论如何受到伤害亏的是你;

  这里面似乎有着一种底层逻辑

  男人才是公民,才能受到保护

  女性是自然资源,应当任由高贵的公民自由采取,如果不想被采取,就好好躲好,否则就是活该,法律的作用则是保护公民得到自然资源后用来护航维权的。

  当然里面也混有一些其他声音做障眼法,比如男人不都是那样,不必警惕男人;比如这真的是为女性好,得到那些合法权益会需要很多女性受到伤害,所以为了姐妹们好就这样“好好保护自己”吧;不是指责你规训你,只是为了你好提建议而已(虽然你不听我们就阴阳祖安你)……

一些女男差异

“我發現好像很少有男性問:我要不要放棄我好端端的事業,到女友/老婆身邊從頭來過或不再工作的 咱女人多學學他們 雖然不知道人品好不好 但他們是真的對自己可好了​”

  这是偶然看到的一则评论

  其实不仅差异不止出现在事业抉择中

  比如,

  身患重病时,谁会放弃工作或者休息时间加班加点的照顾病方病花费巨额资金治病呢

  比如家庭离异,谁会更顾及孩子亲情,孩子中谁会更顾及生活质量,谁会更顾及父母亲情

  ……

  当然,造成这种选择社会的规训少不了“功劳”

  对女性的的道德苛责,和对男性的偏袒宽容,能轻飘飘一句话就将女受害者变成迫害男加害者的恶人

  所以生物驱利避害的本能在这种境况下,变成男性更抓实际利益,女性却时时警惕自己有没有因为不够“无私高尚”而被推上绞刑架(社会规训下的群体压力)。

  衡量实际意义的男性把女性的价值具象化成有没有足够被规训以便满足他的需求来赋价,所以出现不满意的地方或维护成本过高时就会果断抛弃,比如发达了换更好的,生病了不治换新的,服务的不够好就向厂家反馈(在社会上抱怨批判,倡导他们需要的样子),女性亲人有用的时候做血包,没用的时候踢开

  衡量自身品质的女人即使拥有所谓法律的保护也不敢甚至是不能去拿该有的实际利益,因为有些时候社会规训下的群体压力更强大,你用法律拿回属于你的一份,群体压力会因为你这么做让你失去另一份。

  

  这是很窒息的现实,不过随着勇敢的女人变多,它们终会成为过去式吧

田螺姑娘有感

  说句现实的,根据现在文化趋势,一个女性拥有了田螺小伙也没办法享受田螺小伙的帮助,反而是帮助田螺小伙回归这个父权社会的既得利益者身份来剥削这位女性和其他女性,只不过这个田螺小伙的剥削会让被剥削者感觉相对柔和,是个好归宿。

  ​比如,同样是捡到一个受伤或残疾的异性或不属于这个社会的野人孤儿妖怪外星人啥的剧情。

男主角会把她们变成自己的“贤内助外挂”,而女主角则是照顾他们,让他们成为这个社会的“大男人”或者回到之前的族群。

男主角会以照顾她之名,行控制剥削之实;而女主角则以人人平等之名,行供奉照顾男人之实。

无论是男主角视角还是女主角视角,如若善终,必然是女性角色承担大部分照顾人的职责。男主若偶尔主动付出照顾,多半要引发脸红心跳的情节;女主若偶尔得到照顾,就是一些抬升女主奉献心里或感激心理的事件(比如被保护,被帮忙递个东西,听到悲惨过去)。如若是男主角尽心尽力的进行了照顾,那么被照顾的女角色大概率会是“白眼狼”(无法成为男主角的完美贤内助)或要离开男主角。​

二游中的不合理

  衣服上,女暴露擦边、男正常估计是个人都知道,不过我诧异的是,一边追求那种性化的比例,一边为了让衣服更短,而连带着拉短身体部位的长度,没人觉得怪反而夸美。。。

  傲娇:

  男人认为:她很傲但面对我(玩家或男主)经常吃瘪而且反击毫无攻击性。

  女人认为:他很傲,偶尔会和我(玩家或女主)正常说话或别扭的暗示同意。

  角色设计:

  女角色要qqny阿黑颜,遇到他(男主或玩家)就展露娇羞小女儿一面。提出不合理不喜欢的点就是打♀拳。同时有出现大量女玩家或粉丝说也被媚到了。(我猜这发言除了女同和媚男的出发点,可能还有精神男人享受,毕竟对于男性向就是要无理由的男主为中心,而女性向的主角需要被各种框架压制必须有合理的正当的理由被善待,且会被嘲讽在幻想人人都爱你。即相对可以轻易获得那种媚男的“附庸”,而拥有“附庸”很爽,所以反正是在媚,就当也在媚自己了)

  男角色的设计一般随意,但同期拥有一定数量的女粉的话,则男粉对其满不满意取决于女性受众的态度,女粉喜欢的大概率会被打为是媚女的,没前途的缺点。

  出了媚男的女角色,设计者有品会挣钱,有前途。

  出了媚女的男角色,设计者只想着挣钱,要玩完。

虚假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

  被推送了一个电影,讲的是一个上门女婿失去双臂被赶回家努力生存的励志故事。

  说实话,没法感动,甚至觉得可笑。

  入赘/出嫁

  一个同样的行为,更换了主体罢了。

  所以同一批人

  是怀着怎样的心思?

  宣扬着出嫁是一件美事,而入赘是一件惨事。

  看弹幕里面的义愤填庸……啊,原来此刻的大家都分的清好坏,都很正义,不会在被抛弃的受害者身上找毛病;

  看那个男人的悲惨身世……啊,原来一个男人要惨成那样才能沦为和(世俗要求的)所有女人一个下场——出嫁;

  看那父母暖心的发言——这儿就是你的家……啊,原来嫁出去的什么泼出去的水,终于被一致承认是封建糟蹋了呢。